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渐逵的《赠督学蔡可泉》 全文: 忆昔寓京洛,同官西曹院。 君年富英妙,词藻动畿甸。 暌别叹旬载,越海欣一见。 储歛日已深,煦闰溢颜面。 学士资绪馀,诸生启模宪。 古称德润身,君子重豹变。 说泽方自兹,离索复相远。 知崇而礼卑,持此信精鍊。 临岐更踟蹰,瞩望增眷恋。 涧毛虽云微,可以供一饯。 江淅尚玄悟,学者群宗之。 讵知了性命,乃与日月宜。 奇珍匪尝口,绚霞岂能衣。 古来齐鲁论,心事未云岐。 达士抱以脩,浊世相乖痴。 君看百尺楼,下有栋与基。 玄谈竟无益,顿悟亦何为。 隐语互相倡,无乃堕禅机。 君生群哲乡,大途宁更疑。 懋矣炳前脩,新知信相期。 不惜远书札,启我衰钝资。
参考注释临岐亦作“ 临歧 ”。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文选·鲍照<舞鹤赋>》:“指会规翔,临岐矩步。” 李善 注:“岐,岐路也。” 唐 杜甫 《送李校书》诗:“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喫。” 宋 范成大 《谭德称杨商卿父子送余作诗以别》:“临岐心曲两茫然,但祝频书无别语。”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自执手临岐,空留下这场憔悴,想人生最苦别离。”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泚笔作长歌,临歧为余貺。” 郁达夫 《别掌书某君》诗:“这我新诗锦不如,临歧叩马请回车。” 踟蹰(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瞩望(1) 希望;期待 (2) 注视;仰望或俯视 眷恋 非常留恋 感存念亡,触物眷恋。——卢谌《赠刘琨。一首并序》 身在海外,他时时眷恋着故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