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江源的《宝泽卷为陈司训题》 全文: 考亭夫子小学书,岂非大学之权舆。 修齐治平不出此,欲我小子佩服身心与之俱。 守拙老翁默契此,手抄教子真良图。 日用常行有根本,后来二子皆名儒。 此翁既没不可见,见此手泽当何如。 朝焉展之如当时之面命,暮焉展之似前日之庭趋。 羹墙之见亦若此,寒暑与具无斯须。 百年自我敢废坠,芸香裹里无蠹鱼。 宝此手泽得所宝,不宝明月与璠玙。 斯人即此见至孝,无乃大舜之徒欤。 吁噫,古人陈迹弗复道,且看今人积金万万与子何其愚。 奈何身后肉未冷,遭此不肖荡折而无馀。 何如此翁善遗子,子亦体亲诚不孤。 父慈子孝两相得,足为后世后学之楷模。
参考注释日用(1) 日常生活的费用 (2) 日常生活应用的 常行(1).指平时的行为准则;永久实行的准则。《晏子春秋·问上十六》:“ 景公 问 晏子 曰:‘君子常行曷若?’”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清 梅曾亮 《叶耳山遗稿书后》:“夫安贫固士之常行也。” (2).素常的行卷。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遭遇》:“二子初未知谁也,潜访於閽吏,吏曰:‘ 萧尚书 也。’因各以常行一轴面贄,大蒙称赏。” (3).日常实行。《新唐书·刑法志》:“格者,百官有司所常行之事也。” (4).平常的行为。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善恶可劝戒是非,后世当考者书之,其细故常行更不备书。” (5).平时出行。《辽史·仪卫志一》:“平头輦,常行用之。” 根本(1) 完全 我根本就不赞成你的主张 (2) 简直;从来 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 这种事我根本没干过 (3) 彻底 必须根本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 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