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熙春园观麦》 全文: 复道跨两园,其下通衢穿。 宁关偶语察,却为众行便。 过即为熙春,俗曰东园惯。 于中多隙地,种麦年来遍。 藉用验农功,讵止资游玩。 春雪及春雨,时盼亦时见。 昨近始渥沾,四寸真非谩。 麦长虽弗齐,吐穗率已半。 行浆颇似壮,拔节差觉健。 此后祝再霈,饼饵庶可膳。
参考注释春雨(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时见(1).指诸侯不在规定期间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郑玄 注:“时见者,言无常期。” (2).常见。 唐 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鐘。” 唐 戴叔伦 《过柳溪道院》诗:“日斜深巷无人跡,时见梨花片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