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孙应时的《送朱仲微使君赴阙》 全文: 声迹周行旧,人门汉相延。 谢宗康乐在,阮侄仲容贤。 文献群公侧,风流晚辈先。 天资超珏,心量极澄渊。 世故虽游刃,荣途独缓鞭。 风霜饱经历,岁月起聊翩。 奏牍留天听,鸣镳拜日边。 一麾纡郡组,两地冠淮壖。 巢坞江尖会,吴陵海泽偏。 阳公优抚字,山甫重蕃宣。 秋月沧啷底。 春风草木前。 近名辞赫赫,直道守平平。 襦袴歌千里。 丝纶锡九天。 别帆催入觐,社席欢登仙。 详试谙冯翊,深褒属颍川。 径须持紫橐,应不坠青毡。 世道千龄远,人情百虑牵。 关心眷河雒,努力补铁甄。 窭迹来蓬筚,微芳吒蕙荃。 一枝容吏隐,三鬴慰亲年。 借冠知难请,依刘敢自怜。 炉锤思旧物,倘问及林泉。
参考注释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草木(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