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彭的《送润上人归宛陵》 全文: 我昔游宣城,稚节等雏凤。 稍知风物奇,未解入嘲弄。 歘尔鬓负霜,岁月杂机综。 唯有谢公亭,颇复到清梦。 上人宛陵秀,禅馀喜吟讽。 胸中淡无畦,妙觉自能种。 偶随欧峰云,悠然入茅栋。 谈间无俗调,不应亭午供。 谁云佳少年,意气极庄重。 别我归故山,索我赠言送。 邻邦古法窟,老衲妙擒纵。 伽黎宴湖海,名字走梁宋。 吾其从之游,射隼期必中。 勿学汉阴人,终年徒抱瓮。
参考注释上人(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吟讽(1).作诗。亦谓作诗讽刺。《宋书·袁粲传》:“好饮酒,善吟讽,独酌园庭,以此自适。” 唐 韩偓 《<香奁集>序》:“大道入关,緗帙都坠,迁徙不常厥居,求生草莽之中,岂復以吟讽为意?” 宋 刘克庄 《和南塘食荔叹》:“在昔 唐 家充岁贡,吟讽何止 杜陵翁 。” (2).谓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南史·王筠传》:“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此皆流丽有情致,可吟讽也。”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姬独举《雪中人》‘可人夫壻是 秦嘉 ,风也怜他,月也怜他’数句,吟讽不輟。” (3).借指诗歌。 明 李东阳 《集句后录小引》:“幽情鬱思,欲託之吟讽而未能者,略寻往年故事,集古句以自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