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秀起堂》 全文: 岩蹊平坦弗嵚岑,遂至山堂坐以临。 昨过景光延似昨,今来明秀起从今。 静为用故尘无染,心寄虚斯物不侵。 夫既然应忘言耳,何当把笔又成吟。
参考注释无染佛教语。谓性本洁净,无沾污垢。 晋 道安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序》:“从始发意,逮一切智曲成决,著八地无染,谓之智也。”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引:“以为尽妙理者莫如法门,变凡夫者莫如佛土,悟无染者莫如散花。” 唐 张祜 《题赠志凝上人》诗:“悟色身无染,观空事不生。” 心寄推心相托。《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吾病如此,深虑不济;安六军,保社稷者,捨汝而谁!何容方更请人以违心寄乎!” 胡三省 注:“心寄,谓推心以託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