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长夏江寺歌题李唐画》 全文: 书画博古清河张,长夏江寺收李唐。 珍弆姓氏志以详,前有高宗御题煌。 后有与勤之印章,嗟哉尤物阅沧桑。 题印失去如亡羊,遗款识弗存河阳。 虽然真伪盖有常,刻舟求剑宁良方。 试看雄浑谁能当,洪钟大镛奏明堂。 繁弦急管胥声藏,后人签贉误褫装。 江村义逊江寺长,细观其境吾见尝。 分明开化枕钱塘,背峙月轮峰可望。 面襟江水之洋洋,往来江上织舟航。 搬柴运米趁市忙,孰非生计谋自蘉。 镇潮塔原九级翔,七层而止始绍兴。 图中纪实七层昂,其右五云山远扬。 云栖云间辨渺茫,其左妙因与育王。 如揖如拱如堂皇,田犹八卦龙山冈。 以今證古迹益彰,展图恍重巡吴杭。
参考注释虽然(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真伪真假。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公府不能昭察真伪。”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復可辨。”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四十:“鉴古定谁作,真伪不容諦。” 秦牧 《长街灯语·人和稗草的战争》:“有经验的老农,在稻苗和稗苗都很幼小的时候,就可以锐利地辨别良莠,认清真伪了。” 刻舟求剑 比喻看问题做事情死板不灵活,不知情随势变 良方(1) 药效好的处方 (2) 好计划 (3) 好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