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沈辽的《泛舟上湘口馆》 全文: 潇水漫南来,湘川趣东下。 二水始相会,清豪不相藉。 山回石濑出,木老脩烟嫁。 泛泛白蘋洲,林风媚如画。 宿昔感骚愤,幽兴遥相借。 不谓垂老年,羁孤穷山舍。 潮来刺舟去,孤月临清夜。 安得跨鲸鱼,不复人间化。
参考注释湘川即 湘江 。 晋 陆机 《乐府》诗之十六:“北徵 瑶臺 女,南要 湘川 娥。” 唐 李群玉 《黄陵庙》诗:“犹似含嚬望巡狩, 九疑 如黛隔 湘川 。” 东下(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 常山王 背 项王 ,奉 项婴 头而窜,逃归於 汉王 。 汉王 借兵而东下,杀 成安君 泜水 之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曹操 自 江陵 将顺 江 东下。” 清 吴伟业 《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 海虞 一故人。” (2).谓向东攻克。 唐 李白 《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