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铚的《山中梅花盛开戏作》 全文: 化工难回天地春,下遣第一天仙人。 前驱飞雪助幽绝,千里隔尽埃与尘。 何心百卉擅独秀,寒入万物无精神。 绰约肌肤莹香玉,借与东皇立花国。 开破天地发生心,引出世问凡草木。 品流不数广寒宫,为嫌月姊长孀独。 波上轻云掌上身,有来比肩皆尘俗。 须知尤物到绝言,从昔华词吟不足。 溪回路转一枝斜,可惜天寒倚修竹。 穷涂游子岁华晚,肠断夜投山馆宿。 古今幽怨不尽情,更入凄凉笛中曲。 荒山偶赋梅花诗,伫立花前香在衣。 伤心不忍别红紫,付与晓风零乱飞。
参考注释百卉百草。后亦指百花。《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汉 张衡 《西京赋》:“冰霜惨烈,百卉具零。” 唐 罗隐 《春居》诗:“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生朝》词:“花王独占春风远。看百卉、芳菲遍。” 清 张潮 《花鸟春秋》:“春王正月,梅放其英於干,与百卉争先,遂夺其魁。” 独秀 独出一时,超群出众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精神(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