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沈鍊的《送张瓯江符卿》 全文: 张公子,佩玉环,意气凌云体自閒。 玉环连蜷若明月,盈盈三五无亏缺。 衣边结响胜鸣珰,剑里回容轻佩玦。 半面初辞钩弋宫,全身正奉咸阳阙。 婉婉规中度,悠悠象外悬。 玉以铭文德,环以喻周旋。 丈夫缨组横九州,心似明珠烂不收。 璇玑斗宿光常满,钟鼎江河意欲流。 九蓬辽叟乘风转,韦约西门绕指柔。 非是驰情怀尺璧,直因托意在千秋。
参考注释鸣珰指首饰。金玉所制,晃击有声,故称。 唐 裴思谦 《及第后宿平康里》诗:“银缸斜背解鸣璫,小语偷声贺玉郎。” 前蜀 韦庄 《怨王孙》词:“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璫,绣衣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有四丽人,敛袵鸣璫,给事左右。” 回容曲法宽容。《后汉书·马武传》:“帝虽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 李贤 注:“回,曲也,曲法以容也。”《后汉书·虞诩传》:“ 詡 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戚。”《新唐书·路嗣恭传》:“ 魏少游 畏 载 ,常回容之。” 佩玦有缺口的环形佩玉。《庄子·田子方》:“缓佩玦者,事至而断。” 成玄英 疏:“缓者,五色絛绳,穿玉玦以饰佩也。”参见“ 佩环 ”。 (1).玉佩的一种。环形而有缺口。 宋 陈师道 《次韵麟等诗及破余酒戒》:“丈夫意气合,珮玦不循鉤。” (2).泛指佩玉。 元 周巽 《野有梅而托兴焉》诗:“吁嗟美人兮,赠我以琼英。酬以珮玦,聊结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