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过的《送在庭侄颔漕归蜀》 全文: 伯祖昔为郎,出乘使者轓。 德星照东蜀,遗爱及后昆。 登车问民瘼,手拊创痍痕。 遂使吾蜀人,不知狱吏尊。 迢迢六十年,乃复见曾孙。 曾孙早读书,待诏金马门。 一选文昌省,骎骎西掖垣。 凛然七尺躯,云梦不足吞。 乃居严徐间,锸齿吐吻唇。 青云岂不愿,局促畏短辕。 收拾五车书,归扫西山坟。 平生有家学,舍鱼取熊蹯。 况兹甘棠俗,尚怀挟纩恩。 上以慰慈母,一笑请平反。 下以慰父老,俯不怍九原。 更酌老翁水,我为歃此言。
参考注释青云(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局促见“局促” 短辕(1).《晋书·王导传》:“初 曹氏 性妬, 导 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 曹氏 知,将往焉。 导 恐妾被辱,遽令命驾,犹恐迟之,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而进。司徒 蔡謨 闻之,戯 导 曰:‘朝廷欲加公九锡。’ 导 弗之觉,但谦退而已。 謨 曰:‘不闻餘物,惟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后以“短辕”指代牛车或粗陋小车。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笑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 宋 苏轼 《书韩干<牧马图>》诗:“ 王良 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短辕一哭暮云低,雪窖冰天路惨悽。”亦作“ 短辕车 ”。 宋 刘克庄 《鹊桥仙·足痛》词:“不消长麈短辕车,但乞取,一枝鹤膝。”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一:“时寻 戴顒 宅,自驾短辕车。” (2).折断的车辕木。 唐 杜甫 《木皮岭》诗:“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短,一本作“ 断 ”。 蒋礼鸿 《杜诗释词》:“作断者正字,短其通用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