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病中寄呈王信州老谢丈》 全文: 韩诗不可犯,颜字不可凟。 旧言驱瘧疠,其效甚符籙。 追慕记初学,讽诵怀三复。 如何且逾月,此物犹肆毒。 得非缘法异,无乃灾釁酷。 推移自前后,进退亦淹速。 岂惟搜脂髓,直觉憎面目。 医方戒山果,牙颊怕脔肉。 味嫌东野荠,馁厌平原粥。 莫知所生理,真恐遂鬼录。 属时秋已季,更值雨相续。 卧闻扫空阶,起步惊陨木。 蛩号故亡赖,蚊豹成暗逐。 未资卒岁计,颇病严霜促。 幸遭贤使君,立政匪今俗。 教微下黄堂,惠已周白屋。 论情素有托,谒见惭未卜。 讵应四壁立,久作穷途哭。 谢公方在郡,荐士宜首牍。 畴能借齿牙,价可重金玉。 自怜非道谋,触事先颜恧。 病倦不成书,书成况难读。
名句书法欣赏 畴能借齿牙,价可重金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齿牙(1).牙齿。《汉书·东方朔传》:“ 朔 对曰:‘臣观其臿齿牙,树颊胲,吐脣吻……臣 朔 虽不肖,尚兼此数子者。’”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葡卜冰》:“啟竇摘食,齿牙淅淅作声。” (2).口头。《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羣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况此小寇,安足置齿牙间?” (3).称誉,说好话。 宋 苏轼 《与王荆公书》之二:“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於世。”《水浒传》第八一回:“万望恩相不惜齿牙,早晚於天子前题奏,速降招安之典。”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凡词塲艺苑,苟擅一长,必倾心倒屣,不惜齿牙为游扬。” 金玉(1).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