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太学惭予旧典型,兹游何必减趋庭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王弘诲的《婿陈子行儿鲲同游太学》

全文:
太学惭予旧典型,兹游何必减趋庭
谈交到处须三益,灯火随时对六经。
老我骥心先按伏,逢人莺语谢丁宁。
天涯不尽临岐话,儿女无忘把袂听。

参考注释

太学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即国学

观太学。——《后汉书·张衡传》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君则在太学。

典型

充分显现出其个性特征的

典型的身体损伤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趋庭

亦作“趍庭”。《论语·季氏》:“﹝ 孔子 ﹞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 退而学礼。” 鲤 , 孔子 之子 伯鱼 。后因以“趋庭”谓子承父教。 唐 王勃 《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 鲤 对;今晨捧袂,喜託龙门。” 宋 王禹偁 《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外郎制》:“惟尔严父,为予大臣。嘉其调鼎之功,命及趋庭之子,俾升华省,仍列清曹。” 清 顾炎武 《与李霖瞻书》:“趍庭变学,既已引置 庄 岳 之间;挟策读书,亦都从游舞雩之下。”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