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了元的《戒杀文》 全文: 鳞甲材毛诸品类,众生与佛心无二。 只为当时错用心,致使今生头角异。 水中游,林里戏,何忍将来充日计。 磨刀着火或研齑,口不能言眼还觑。 或槌磕,或刀刺,牵入镬汤深可畏。 㷟燖毛羽括皮鳞,刮脊剜心犹吐气。 美君喉,誇好味,劝子劝妻言俊利。 只知恣性纵无明,不惧阴司毫发记。 命才终,冤对至,面睹阎王争敢讳。 从头一一报无差,炉戾镬汤何处避。 劝贤豪,须戒忌,莫把众生当容易。 食他一脔脔还他,古圣留言终不伪。 戒杀兼能买放生,免入阿鼻无问地。
参考注释贤豪(1).贤明豪迈。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文侯 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柳宗元敢为诞妄》:“其称 温 之弟 恭 亦贤豪絶人者。” 明 许三阶 《节侠记·开宗》:“公子贤豪,将军义侠。” (2).贤士豪杰。《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 起 乃为置酒,悉召贤豪为会,阴令术者徧视之,皆不足当。”《明史·俞大猷传》:“ 大猷 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 孙中山 《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戒忌(1) (2) 犯忌讳的言行 (3) 对忌讳的事情存有戒心 众生(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方〉∶畜生 容易(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