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大凌河咏事》 全文: 明守大凌河,尽悉其精锐。 坚城与深壕,步步进攻备。 文皇谓得此,馀易取次第。 顾彼防禦严,因为困围计。 离城度五里,筑墙掘堑邃。 周立我军营,庚癸呼难递。 时攻其外堡,降者踵相继。 来援截锦州,战胜常夺帜。 援绝城中窘,粮尽人相食。 大寿乃出降,诳出锦州避。 方当攻堡时,圣谕实录记。 明示诸大臣,勇者勿重勚。 彼其捐躯效,可一莫再试。 以此众愈奋,争前敌王忾。 大德曰好生,仁以行勇智。 向者尝用兵,赏罚期明晰。 出众巴图鲁,佳名亦时赐。 其人以被旌,勇往无不至。 颇有死绥者,矜怜念弗置。 设如我祖谕,安得有其事。 憬然悔失筹,未习兵所致。 先见邀天佑,孙臣服且愧。 敬成长言志,且以告后嗣。
参考注释以此(1).犹言用这,拿这。《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因谓 武侯 曰:‘试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 刘大白 《小鸟之群》:“如果枷锁镣铐,是一种荣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骄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刚为柔, 朱家 亦以此名闻当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来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学生。” 前敌 与敌方接触的区域 前敌总指挥 王忾天子的愤怒。语本《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愾而献其功。” 杜预 注:“敌,犹当也;愾,恨怒也。” 宋 刘攽 《贺平西南夷表》:“实王愾之所不赦,宜天讨之所必加。” 清 洪亮吉 《将赋南归呈毕侍郎六十韵》:“公时调兵粟,旬日敌王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