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谭铢的《题九华山》 全文: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 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 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 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 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 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 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 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参考注释凝情情意专注。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转态凝情五云里,娇颜千岁芙蓉花。” 宋 向滈 《菩萨蛮·望行人》词:“庭院欲黄昏,凝情*欲断魂。” 明 文徵明 《雨中杂述》诗:“凝情不自得,看雨独登楼。” 道志言志;表达情志。 唐 权德舆 《<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至於营合道志,咏言比事,有久敬之义焉。” 引导、劝导其心志向善的方面发展。《礼记·礼器》:“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脩乐以道志。” 郑玄 注:“劝之善也。” 陆德明 释文:“道音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