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赋得秋水灌河(得方字八韵乡试题)》 全文: 百川灌河至,河伯喜阳阳。 极望无涯涘,通流合渺茫。 马牛浑不辨,鸥鹭若为翔。 尽美谓超类,安知有大方。 东行因到海,北面乃惊洋。 既叹旋思殆,难穷固莫量。 庶堪语理道,惟在反真常。 满损谦受益,虞书已道详。
参考注释极望 远望,尽目力所及 极望之不可见矣。——明· 顾炎武《复庵记》 无涯 无尽;无限 灾祸无涯 通流(1).指通行。《管子·水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本经训》:“ 江 淮 通流,四海溟涬。”《南史·夷貊传上·西南夷》:“水陆通流,百贾交会。”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开渠港五百餘里,漕輓通流,灌注一郡。” (2).谓货物流通。《荀子·王制》:“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既免征税,而脚钱又轻,故物货通流。” (3).往来走动,交往。 吴汝纶 《<孔叙仲文集>序》:“ 梅 曾 二家宾客相通流。” 渺茫(1) 时地远隔,模糊不清 一别音容两渺茫。——白居易《长恨歌》 (2) 烟波辽阔的样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