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林尚仁的《饮药房陈户山居韵得合字》 全文: 常人厌寂寥,隐士畏喧杂。 山居主人百好无,终日哦诗增长书合。 我本山中人,心事亦颇合。 杖藜约客行幽深,来扣吟扉坐陈榻。 不叙寒暄说晚唐,满座春风屡倾榼。 霜晴沙路软如泥,谷鸟相呼声自答。 花时不饮空白头,世味由来如嚼蜡。 只怜无梦化作蝴蝶飞,绕尽百花深处日千匝。
名句书法欣赏 常人厌寂寥,隐士畏喧杂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常人(1).守常道不变的人。《书·立政》:“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蔡 沉 集传:“常人,常德之人也。” (2).平常的人。《庄子·人间世》:“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於故俗,学者溺於所闻。”《周书·韩盛传》:“ 德舆 姿貌魁杰,有异常人。” 唐 杜甫 《哀王孙》诗:“ 高帝 子孙尽隆準,龙种自与常人殊。”《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老爷乃万民之主,况又护持佛法,一念之诚,便与天地感通,岂是常人之可比。” 鲁迅 《华盖集·题记》:“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间,又是一个常人,能够交着‘华盖运’。” (3).固定的人。《周书·异域传上·高丽》:“是俗好淫,不以为愧,有游女者,夫无常人。”《旧唐书·西戎传·拂菻国》:“其王无常人,简贤者而立之。” 寂寥(1) 空廓 寂寥无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寂静;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的 隐士 隐居不做官的人 魏有隐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喧杂 喧嚷嘈杂 市场上的声音十分喧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