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泂的《鲁墟行》 全文: 今兹水用事,檐雨四十日。 祷祈遍群望,鱼解入家宅。 小民例煎迫,在在绝粒食。 圣人制邦国,休养觊生活。 本根者州县,父母资牧伯。 夫何失其理,致使为盗贼。 犯之复无赦,恐负天地德。 昨来诸暨变,本以鹾故得。 有司屡杀戮,势欲与之敌。 民生各良性,岂独肆凶慝。 饥寒迫于后,妻子时动色。 那知刀锯威,乃甚沟壑厄。 市人起相战,争利初殴击。 吾非志剽掠,解后有其迹。 王官亦人耳,闻此宜隐恻。 不然罹宪网,无暇谋复出。 呜呼不得已,天下盖非一。 横尸类难狗,斩刈遽狼藉。 颇闻动官军,馀党收捕急。 傥非劝本务,有死民不易。 是时天复雨,省宰到层毕。 夫民使之饱,不饱亦吾匹。 丁宁善其生,泪下死魂魄。
参考注释横尸犹陈尸。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啑血彤闈地,横尸紫籞汪。” 斩刈(1).砍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兵燹后,寿藤古木斩刈无存。” (2).斩杀。《孔子家语·六本》:“斩刈黎民,如草芥焉。”《金史·移剌成传》:“以所部护粮赴 扬州 ,敌兵乘夜来攻, 成 整兵奋击,斩刈甚众。” 清 黄宗羲 《通议大夫兵部职方司郎中太垣靳公传》:“国家新造,攻城略地,俘累即为军赏,斩刈首馘之餘,汩没於奴隶。” (3).断绝;灭绝。《左传·昭公二十年》:“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汉 焦赣 《易林·坤之蛊》:“斩刈宗社,失其邦国。” 狼藉(1) 乱七八糟;散乱、零散 闻其儿为吏,放纵狼藉。——《后汉书·张酺传》 满目狼藉 杯盘狼藉 (2) 也作“狼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