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陶的《答任师中》 全文: 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 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 自知有义命,百事安拙计。 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 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 惟公见爱心,不逐时情替。 亲迂老匠笔,特枉长吟惠。 良金岂雕刻,文锦自灿丽。 太羹充馁肠,灵药去昏翳。 所得适所怀,拜赐敢不励。 诗骚久寂寞,俗士鲜缉缀。 公常得之深,豪赡有规制。 顷闻湖州祸,文字倦且废。 朝廷极仁恕,风俗当训厉。 终令服宽典,不忍投四裔。 吾侪今唱酬,正可颂治世。 况当导情性,无自取罪戾。 敢于韶濩前,率尔献郑卫。
参考注释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仁恕仁爱宽容。《汉书·叙传上》:“宽明而仁恕。”《世说新语·政事》“ 山遐 去 东阳 ” 刘孝标 注引《江惇传》:“ 惇 隐 东阳 ,以仁恕怀物, 遐 感其德。”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陛下严祗寅畏足以膺受付托,仁恕温厚足以慰答傒望。”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可是,真心的公理论者又‘勿报复’呀,‘仁恕’呀……的大嚷起来。” 风俗 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训厉教诲勉励。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西凉·李暠》:“写 诸葛亮 训厉以诫诸子。”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太夫人孀居之岁,才未中年,贞干严肃,姻族敬惮,训厉诸子,言动以礼。” 清 吴敏树 《程日新先生家传》:“仅一二事,识於家人代传之相训厉不敢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