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黎廷瑞的《同齐节初游吴园登四时佳兴楼有怀张史君》 全文: 澹澹池中华,离离池上树。 缅怀龙山翁,婆娑此成趣。 相招桃源舟,蹇予莫能赴。 翁今为飞仙,乘云还帝所。 归燕随秋风,翠楼渺烟雾。 会面良独难,知心那复遇。 空余千岁怀,冷落香碧句。 平原若为绣,钟子安可铸。 萧萧众芳尽,冉冉流年度。 浮生欲如何,三叹出门去。
名句书法欣赏 缅怀龙山翁,婆娑此成趣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缅怀 遥念,追思 缅怀亡友 山翁指 晋 山简 。 唐 王维 《汉江临泛》诗:“ 襄阳 好风日,留醉与 山翁 。” 宋 周邦彦 《齐天乐》词:“醉倒 山翁 ,但愁斜照歛。” 明 冯惟敏 《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儿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参见“ 山公 ”。 婆娑(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成趣成为散步的场所。趣,同“ 趋 ”。《文选·陶潜<归去来>》:“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李善 注:“《尔雅》曰:‘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 郭璞 曰:‘此皆人行步趋走之处,因以名。’” 逯钦立 校注:“成趣,成趋,成了散步塲所。” 谓自成佳趣。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庄公瑾书画》:“为人雅淡有高致,日登临山水,所至成趣,遇知己,觴咏竟日。” 阎纲 《论陈奂生》:“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