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次韵彭子长佥判二首·其二》 全文: 悉如羊公鹤,氋氃费推遣。 心如旋磨驴,日夜团圞转。 夫子为讥诃,譬说颇蔓衍。 愁心得少休,忽作象鼻卷。 出门无所诣,地坐息疲喘。 路穷辄一笑,兴尽复回反。 风光闻布谷,人家初煮茧。 倚藤望九峰,层叠分浓浅。
参考注释夫子(1)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2) 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4) 称呼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5) 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 讥诃见“ 讥呵 ”。 譬说譬解劝说。《宋书·臧质传》:“ 质 子 敦 为黄门侍郎,奉詔敦劝,道经 寻阳 , 质 令 敦 具更譬説,并言 世祖 短长, 义宣 乃意定。”《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望其还策之日,蹔紆清尘,亦愿助为譬説。”《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初, 褚渊 为卫将军,遭母忧去职,朝廷敦迫,不起。 粲 素有重名,自往譬説, 渊 乃从之。” 胡三省 注:“譬説,犹説諭也。説,输芮翻。” 蔓衍蔓延,滋生演变。《楚辞·王逸<九思·怨上>》:“菽藟兮蔓衍。”原注:“蔓衍,广延也。”《旧唐书·武宗纪》:“ 三代 以前,未尝言佛……因缘染习,蔓衍滋多。”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 上海 遂有了 中国 最初的木刻讲习会。又由是蔓衍而有木铃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