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之世的《次韵答陈子明宿何襄武山斋见怀之作》 全文: 京洛淄尘满敝貂,惜归芳草怨陵苕。 几人幽谷同歌桂,五见春盘自颂椒。 北去风尘双剑隔,南来信息大江遥。 严城朔吹传哀角,边月乡愁写洞箫。 圭岭自悬松鹤梦,珠江不断往来潮。 畏人小筑称愚谷,带索行歌混野樵。 云树千重犹漠漠,蒹葭一水望迢迢。 素怀知尔情偏剧,彩笔逢人气转骄。 一字宁论堪赤帜,千秋谁共振华镳。 陈郎草檄霜横阵,水部梅花雪映条。 见说驼山誇胜会,肯容借榻避纷嚣。 涧泉带雨疑霏玉,海气蒸霞欲建标。 千里徒悬泛雪棹,重逢尚阻隔江招。 邮筒此日劳缄臆,两地相思对泬漻。
参考注释海气(1).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汉书·武帝纪》:“朕巡 荆 扬 ,辑 江 淮 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 。” 唐 张子容 《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诗:“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景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清 周亮工 《钱塘江示王古直》诗:“海气喷江折, 吴 山搅 越 青。” (2).海上蜃气。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唐 骆宾王 《蓬莱镇》诗:“野楼疑海气,白鷺似江涛。”参见“ 海市蜃楼 ”。 (3).沙漠上的气流。海,指旱海,沙漠。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建标树立标识。《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李善 注:“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市肆皆建标筑土为候。”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东岐若僧帽垂空,西岐尤高耸,四尖东枝,鋭若脱颖,与二岐西岫,建标絶顶,各见雄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