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白玉蟾的《送珊上座归育王》 全文: 一双膝胫两条铁,一掬精神一团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鸳帏不把丁香结。 风吹香囊满路香,知君也结钦山辙。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急携柏子礼孤云,后来足迹遍江浙。 阿育王山仓廪空,百指张颐欲嚼舌。 延寿堂中几病僧,囊无挑药寒彻骨。 见君把个无孔笛,吹起还乡曲一阕。 此来漳泉走一遭,庞翁犹在波旬灭。 拄杖挑起空中云,钵盂漉上波心月。 默随春色归故山,江路梅花先漏泄。 遂邀君来香一爇,重把篇诗呈丑拙。 此行拗折老藤条,选佛场中作英杰。 君今三千里外行,不步程途犹自别。 恰似一壶冰,千古光莹彻。
名句书法欣赏 阿育王山仓廪空,百指张颐欲嚼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阿育王梵语。或译作 阿输迦 。意为 无忧王 。为古 印度 名王 旃陀罗笈多 之孙, 宾头沙罗 之子,初奉婆罗门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为国教。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国外传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阿育王 坏七塔,作八万四千塔,最初作大塔,在城南二里餘…… 阿育王 于此作 泥梨城 。”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公元前三世纪中,有 阿育王 信奉佛教,供养僧徒。” 仓廪 储藏米谷之所 发仓廪,赐贫穷。——《礼记》 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百指犹言十口;十个人。 唐 元结 《元鲁县墓表》:“不颂之,何以戒占田千夫、室宇千柱、家童百指之徒也哉!”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 米芾 ﹞且言举室百指,行至 陈留 ,独得一舟如许大,遂画一艇子行閒。” 嚼舌(1) 瞎说;没有事实根据地议论 乱嚼舌 (2) 作无谓的争辩。也说“嚼舌根”、“嚼舌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