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何吾驺的《庚辰初秋日同黎君选徐六出罗子开家从儿侄赋别门人吴孟浚比部于宝莲寺二首·其二》 全文: 穗石重携兴转饶,武夷人去可怜宵。 谁为负笈轻千里,此别重逢又几朝。 无处绻留过宝刹,更堪樽酒指溪桥。 炉烟淡洗英雄泪,佛性屠刀猛自消。
参考注释负笈(1).背着书箱。形容所读书之多。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故玉屑满篋,不为有宝;诵诗书负笈,不为有道。” 马非百 注释:“负笈,背着书箱。这里‘负笈’与‘满篋’对文,是説所读的书多得要用所背的书箱来计算。” (2).背着书箱。指游学外地。《后汉书·李固传》“常步行寻师”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固 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追师 三辅 ,学‘五经’,积十餘年。” 唐 白居易 《相和歌辞·短歌行二》:“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 孙中山 《中国之革命》:“ 满清 之昏弱,日益暴露,外患日益亟,士大夫忧时感愤,负笈於 欧 、 美 、 日本 者日众。”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重逢 分别后又见面;再次相逢;再遇见 久别重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