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 全文: 为不有本末,根固枝必稠。 又如水有源,源清无浊流。 颜子先四勿,韵冕患不优。 曾子贵者三,岂于笾豆求。 九经始慎独,八目正乃修。 我嗟半山学,不识濂溪周。 远取湖学意,粗迹穷雕锼。 边防与水利,讲诸萤案头。 是致青苗法,规摹国师刘。 汲汲淬事功,方寸俱缪悠。 尧舜不牧羊,羿射奡盪舟。 农圃有弗如,问陈有弗酬。 国定一正君,此道轲传丘。 茂叔二程张,獾朗疾如仇。 永乐西事败,谈兵兹可羞。 陵夷至宣靖,地下噬脐不。 此心主精一,焉用功利谋。 所以汗背勃,见嗤户牖侯。 君今录泮事,往遨白苹洲。 臆对议湖学,岂无苕溪鸥。
名句书法欣赏 我嗟半山学,不识濂溪周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半山 山腰 而半山居(停着)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不识(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濂溪湖南省 道县 水名。 宋 理学家 周敦颐 世居溪上。 周 晚年移居 江西 庐山 莲花峰 下,峰前有溪,因取旧居 濂溪 以为水名,并自以为号,世称 濂溪先生 。 宋 黄庭坚 有《濂溪诗》。《宋史·道学传一·周敦颐》:“﹝ 周敦颐 ﹞以疾求知 南康军 。因家 庐山 莲花峯 下,前有溪,合於 湓江 ,取 营道 所居 濂溪 以名之。” 清 方苞 《余处士墓表》:“求 朱子 遗蹟,再至 匡庐 ,淹留 濂溪 、 鹿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