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沈周的《庐山高》 全文: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 ,谓即敷浅原。 培 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 。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 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隳自空。 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劂祖迁江东。 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钏于公。 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 昔闻紫阳祀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 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 不崇丘园肥遁七十淫,著作 白发如秋蓬。 文能合坟诗合雅。 自得乐地于其中。 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 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凌天风。
参考注释天堑(1) 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壕沟 长江天堑 (2) 长江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李白《金陵》 (3) 钱塘江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4) 黄河 天堑波光摇落日,太行山色照中原。—— 金· 李汾《汴梁杂诗》 云霞 彩云和彩霞 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旦夕 早晨和晚上,比喻很短的时间 危在旦夕 旦夕奉问起居。——《汉书·李广苏建传》 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吞吐(1) 吞入吐出,比喻大量进出 这个港口一年可吞吐三千万吨货物 (2) 形容言语文章条理不清,意思含糊 吞吐其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