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七舜泉诗》 全文: 历山岩岩,虞舜宅焉。 虞舜徂矣,其神在天。 其德在人,其物在泉。 神不可亲,德用不知。 有冽斯泉,下民是祗。 泉流无疆,有永我思。 源发于山,施于北河。 播于中逵,汇为澄波。 有鳖与鱼,有菱与荷。 蕴毒是泄,污浊以流。 埃壒消亡,风火灭收。 丛木敷荣,劳者所休。 谁为旱灾,靡物不伤。 天地耗竭,泉亦沦亡。 民咸不宁,曰不享耶。 时雨既澍,百谷既登。 有流泫然,弥坎而升。 沟洫满盈,虾黾沸腾。 匪泉实来,帝实顾余。 执其羔豚,苹藻是菹。 帝今在堂,泉复如初。
参考注释苹藻(1).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 季兰 尸之,敬也。”《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汉 郑玄 笺:“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用苹藻,所以成妇顺也。” (2).泛指祭品。 唐 韩愈 《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明 李东阳 《送衍圣公闻韶袭封还阙里》诗:“ 鲁 郡山川归旧国, 孔 林苹藻荐新盘。” (3).用作祭祀的代称。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王氏 ﹞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苹藻必亲,无违妇职。” (4).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昼锦》:“﹝ 王氏 ﹞嗣育兰蓀,孝全苹藻。”《镜花缘》第四二回:“女子而嫻文艺,亦增苹藻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