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冯楫的《劝谕赈济诗》 全文: 我昔未第日,乡间逢岁饥。 两率闾里人,相共行赈济。 饥民仅得食,免困饿而毙。 及我登第后,被罪归田里。 寻复拜召命,迤逦治行计。 忽见道途间,小儿有遗弃。 复自劝乡邦,割己用施惠。 日饭八千人,八旬乃休止。 于时已麦熟,粮食相接济。 我始趋行朝,蒙恩长宗寺。 初本不望报,人以为能事。 制司具切奏,还官不容避。 今年又少歉,我适帅泸水。 无户备饭食,所济俱用米。 聊舍三百斛,十中活一二。 又以一千石,减价平行布。 每石减十钱,庶几无涌贵。 更有不熟处,资简涧川类。 计用减价糶,所祈均获济。 我非财有余,但愍民不易。 一时所施行,乐为之识记。
参考注释初本书籍的原始版本。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建是阁以贮之,中为初本,以五色玉为函,尊圣教也。” 不望(1).不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因此上夫人把亲许,不望你中间説他方言语。” (2).不希望。 元 乔吉 《扬州梦》第四折:“则待谈笑平生,不望白马红缨。”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能事(1) 原指能做到的事,后指擅长的本事 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能干 此人果真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