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寇准的《月夜怀故人》 全文: 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名句书法欣赏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故人(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底处何处。 宋 杨万里 《山云》诗:“春从底处领云来,日日山头絮作堆。” 金 吴激 《风流子》词:“书剑忆游梁,当时事,底处不堪伤。” 危坐古人以两膝着地,耸起上身为“危坐”,即正身而跪,表示严肃恭敬。后泛指正身而坐。《管子·弟子职》:“危坐乡师,颜色无怍。”《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吴王 戄然易容,捐荐去几,危坐而听。” 吕延济 注:“危坐,敬之也。”《新唐书·陆羽传》:“﹝ 羽 ﹞得 张衡 《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羣儿囁嚅,若成诵状。” 吴组缃 《山洪》九:“ 三官 危坐在尾舱藳草堆上,无心无绪的。” 凝愁凝聚愁情。 唐 李咸用 《同友人秋日登庾楼》诗:“ 六代 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宋 吕渭老 《千秋岁》词:“凝愁情不展,宿酒风还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