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元稹的《箭镞》 全文: 箭镞本求利,淬砺良甚难。 砺将何所用,砺以射凶残。 不砺射不入,不射人不安。 为盗即当射,宁问私与官。 夜射官中盗,中之血阑干。 带箭君前诉,君王悄不欢。 顷曾为盗者,百箭中心攒。 竞将儿女泪,滴沥助辛酸。 君王责良帅,此祸谁为端。 帅言发硎罪,不使刃稍刓。 君王不忍杀,逐之如迸丸。 仍令后来箭,尽可头团团。 发硎去虽远,砺镞心不阑。 会射蛟螭尽,舟行无恶澜。
参考注释会射会集在一起射箭。 宋 程颐 《家世旧事》:“叔祖多才艺,与人会射,发矢能如其意。” 蛟螭(1).犹蛟龙。亦泛指水族。 汉 扬雄 《羽猎赋》:“探巖排碕,薄索蛟螭。”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倚天长剑泣蛟螭,那怕金垒汤池。” 章炳麟 《印度人之观日本》:“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儒书文艺近取 支*那 ,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无二国者, 日本 则终古为蛟螭蜃蛤耳。”参见“ 蛟龙 ”。 (2).指器物上的螭形图案。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蛟螭露笋簴,縞练吹组帐。”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3).指形似蛟龙的拐杖。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蛟螭盘拏露头角,熊经树颠虎山脚。” 无恶不憎恨。《诗·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诗》云……‘无怨无恶,率由羣匹’,此之谓也。” 唐 韩愈 《唐越州刺史薛君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僶勉以随,亦贵於位,无怨无恶,中以自寳。” 没有邪*恶意念。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栣众恶於内,弗使得发於外者,心也,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