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敖陶孙的《谒卫参政》 全文: 顷年投诗卫左史,今年谒诗卫相公。 何方客子辟道路,诗卷长邀石浦风。 先生官职泥土如,万事尽付阿堵中。 天教权嬖表忠节,剑首一吷毫毛空。 祗今事业已如许,愿闻当时北归语。 面对手画真自知,十年绝口吾甚武。 谢安风流过王导,芙蓉王公窃其表。 从来雅志在东山,角巾不为筝歌老。 古人进雨退一尺,江草江花足自适。 功名时来不作难,雷动风行本无迹。 百姓相惊当历耳,三江五湖作疮痏。 百年天地变悠悠,长鑱老人泪如水。 侧傍湖脚澱山蓝,出见轻鸥已不凡。 颇闻琳琅塞门内,三笔六诗公所监。 何能撰杖阅诸子,看化著帽淹几晷。 朱衣目前空复愁,客有焦桐劳下指。 去家初无可葺墙,独抱遗经天一方。 石浦倘为苍生起,天衢日毂遥相望。
名句书法欣赏 古人进雨退一尺,江草江花足自适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一尺(1).表度量。十寸为一尺。《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 天山勇 ,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 (2).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韩诗外传》卷七:“ 子贡 曰:‘两国搆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 赐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 子胥 俱入见王, 王僚 恠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三:“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自适 自我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