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安徽巡抚书麟奏所属雨泽情形诗以志慰》 全文: 前岁安徽灾,去年亦偏有。 春膏斯最要,驿谕询沾否。 今朝接佳音,谕前已驰奏。 二月中旬来,各属被泽厚。 米价日渐平,色喜三农叟。 去年偏灾处,加赈逮老幼。 青黄弗接时,普得糊穷口。 相于勤耕作,以待秋收阜。 元气庶少复,慰哉额加手。
参考注释日渐 一天一天逐渐地 日渐强壮 色喜喜悦流露在脸上。 唐 韩愈 《争臣论》:“人皆以为华, 阳子 不色喜。” 清 侯方域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公墓志铭》:“既长,有器量,举於乡,不色喜。” 三农(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三农,平地、山、泽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宥死降五刑,己责宽三农。”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兹土而五月不雨,三农之失其业者,号呼之声日彻於耳,某心窃忧焉。” (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汉 张衡 《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辩传》:“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