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静寄山房有会》 全文: 山房额静寄,圣藻义仰寻。 寄静义犹小,静寄义实深。 寄于静为逸,片时图娱心。 静亦寄应会,两仪互为斟。 动之寄易知,静之寄难谌。 设能体静寄,大公因物任。 是具阴阳撰,讵悦山水音。
参考注释阴阳(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山水(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