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的《得滕岳阳书大夸湖山之美郡署怀物甚野其意有》 全文: 峭巘孤城倚,平湖远浪来。 万寻迷岛屿,百仞起楼台。 太守凭轩处,群宾奉笏陪。 清霜荐丹橘,积雨过黄梅。 逸思歌湘曲,遒文继楚材。 鱼贪河岫乐,云忘帝乡回。 遥信双鸿下,新缄尺素裁。 因闻夸野景,自笑拥边埃。 龙漠方多孽,旄头久示灾。 旌旗时映日,鼙鼓或惊雷。 有志皆尝胆,何人可凿坏。 儒生半投笔,牧竖亦输财。 沮泽辞犹慢,蒲萄馆未开。 支离莫攘臂,天子正求才。
名句书法欣赏 旌旗时映日,鼙鼓或惊雷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映日(1).指阳光。《文选·潘岳<射雉赋>》:“忌上风之餮切,畏映日之儻朗。” 徐爰 注:“言其忌声而畏光也。” (2).映照着日光。 南朝 齐 谢朓 《秋竹曲》:“从风既裊裊,映日颇离离。”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 江 南 徐鉉 善小篆,映日视之,书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曲折处亦无偏侧。” 鼙鼓小鼓和大鼓。古代军所用;古代乐队也用。《周礼·春官·锺师》:“掌鼙鼓縵乐。”《吕氏春秋·古乐》:“ 有倕 作为鼙鼓鐘磬。”《六韬·兵徵》:“金鐸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汉书·史丹传》:“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絃之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清 王韬 《瀛壖杂志》:“拔发骑龙望斾旌,经年鼙鼓未休兵。” 陈毅 《寄耿星同志》诗:“黑 非 独立惊鼙鼓,数行韵语报平安。” 惊雷(1) 使人震惊的雷声 春天的第一声惊雷 (2)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