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吴全节的《重登第一峰》 全文: 重登大峰顶,晓色正苍凉。 华构烟霞壮,幽居日月长。 碧云浮洞户,清露沁衣裳。 水浅玄龙跃,林深黑虎藏。 去天疑咫尺,胜地岂寻常。 屏俯金峰画,炉分玉案香。 会仙犹有市,济世得无方。 药圃多春意,丹房耿夜光。 何时结茅屋?稽首礼华阳。
参考注释何时(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茅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稽首(1) (2)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神仙见 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金*瓶*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