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挽史馆资政木石尢公三首》 全文: 虽云钩二府,终未到头听。 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谗能离主眷,史果有天刑。 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
参考注释太息(1) 即“叹气”。 (2) 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吸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宜引起 (3)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史记·陈涉世家》 感动太息。——清· 张廷玉《明史》 不在(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