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方平的《升祔庆成》 全文: 明诏初发中,奉慈讲升祔。 考典下容台,集议付近署。 双礼稽国章,大义推经据。 参覆经宰司,裁定皆宸虑。 献后正壶仪,仍几被遗顾。 拥佑隆帝室,清夷赞王路。 懿主钟景命,禖宫开庆祚。 灵长繄发祥,熙洽本垂裕。 蓬阙邈仙軿,柏城拱寒树。 别飨隔昭穆,时思怵霜露。 阳月日上辛,斋居待清曙。 当衙荐宝册,夹道陈卤簿。 玉色俨庄栗,渊衷缅驰慕。 端闱出翟车,黄道回天步。 千官陪祠庭,秘祐宁神御。 盛德配不祧,至孝始如素。 穹厚昭精纯,蕃夷入仪注。 涣汗肆庆宥,需云均膏饫。 广爱形海区,教忠宪侯度。 下臣叨载笔,书法资典故。
参考注释穹厚见“ 穹穹厚厚 ”。 精纯 精湛纯熟 工艺精纯 精纯的艺术手法 蕃夷旧时中原人对外族或异国人的统称。蕃,通“ 番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每元朔朝会,禁军御杖宿於殿庭……文武缨佩,蕃夷酋长皆序列。”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 汉 兴,立博士,置辟雍……蕃夷武卒,莫不受经。” 仪注(1).指测天的法式。《后汉书·律历志中》:“ 衡 兴 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 (2).制度;仪节。 南朝 梁 沉约 《议乘舆升殿疏》:“正会仪注,御出乘舆至 太极殿 前,纳舄升阶。”《南史·陈鄱阳王伯山传》:“ 武帝 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闕。”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张耆 ﹞第八子 得一 知 贝州 , 王则 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伏诛。” 明 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七:“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茅盾 《锻炼》九:“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定下来的仪注,如果不把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再盖上一块白布,那会议就不够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