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杨维桢的《艾师行,赠黄中子》 全文: 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 笼有岐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 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厖。 三椎之下穴一双,二竖据穴名膏肓。 百医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 金汤之固正捣穴,快矢急落如飞鸧。 梅花道人铁石肠,昨日二竖犹强梁。 明朝道人步食强,风雨晦明知阴阳。 老师药卷不受偿,何以报之心空藏。 施药胜施羊公浆,会有仙人报汝玉子成斗量。
参考注释老师(1) (2) 今为教师的尊称 (3) 古为年老辈尊的传授学术的人;泛称传授文化、技艺的人 (4) 明清两代,生员、举子称座主和学官为“老师” (5) 对僧侣的尊称 何以(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心空佛教语。谓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 唐 王维 《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唐 庞蕴 《杂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