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洪刍的《游泐潭寺》 全文: 吾闻石门山,对峙俨天辟。 林茂山自青,草香涧长碧。 中有古招提,柱栱焕青赤。 惟昔马大士,方坟耸遗迹。 龙象仰慈颜,马驹谶前识。 香火有因缘,窗户坐幽阒。 瓶锡想异时,云水饱游历。 饮波浥曹溪,法雨被江国。 大阐选佛场,法战无兼敌。 我非山中人,暂著登山屐。 东阁嘲书淫,净境酬诗癖。 朝涉潺湲溪,暮陟崔嵬石。 敷床听犍椎,钵饭分香积。 山高日易斜,梦短夜分寂。 神心颇灵明,俗虑讵充斥。 归欤得短章,投笔疥其壁。 政如抱布鼓,岂能飞霹雳。 径须倩阿香,轰然听霆击。 忽传汤休篇,风骚共推激。 何当从君游,愿飞恨无翼。
参考注释中有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招提(1).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 拓提 ”。 (2).招引提携。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