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 全文: 扫白非黄精,轻身岂胡麻。 怪君仁而寿,未觉生有涯。 曾经丹化米,亲授枣如瓜。 云蒸作雾楷,火灭噀雨巴。 自此养铅鼎,无穷走河车。 至今许玉斧,犹事萼绿华。 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 前生或草圣,习气馀惊蛇。 儒臞谢赤松,佛缚惭丹霞。 时时一篇出,扰扰四座哗。 清诗得可惊,信美辞多夸。 回车入官府,治具随贫家。 萍齑与豆粥,亦可成咄嗟。
名句书法欣赏 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三生佛家所说的三世转生,即前生、今生和来生 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白居易《赠张处士山人》 三生有幸 畴昔 往昔;日前;以前 于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礼记·檀弓》 畴昔之事 一念(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 宋 陆游 《自规》诗:“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贤亦本与人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 (2).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刹那为一念。”《翻译名义集·时分》:“一念中有九十刹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