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又旦的《杂兴》 全文: 荜门槐荫清,野垄青苕柔。 荷锄守旧辙,贫家无外求。 孤云归空山,山前涧水流。 平心惬微愿,选念亦自由。 纷吾涉尘鞅,无端生百忧。 举步皆溪壑,念往多所尤。 譬之御骇驷,一纵不得收。 慷慨欲置之,反顾还夷犹。
参考注释譬之谓把它比方作。《论语·子张》:“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骇驷狂奔的驷马。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狭路倾华盖,骇駟摧双輈。”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