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查德卿的《【仙吕】一半儿 拟美人八咏 春梦》 全文: 梨花云绕锦香亭,胡蝶春融软玉屏,花外鸟啼三四声。 梦初惊,一半儿昏迷。 一半儿醒。 春困。 琐窗人静日初曛,宝鼎香消火尚温,斜倚绣床深闭门。 眼昏昏,一半儿微开。 一半儿盹。 春妆。 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 再偷匀,一半儿胭脂。 一半儿粉。 春愁。 厌听野鹊语雕檐,怕见杨花扑绣帘,拈起绣针还倒拈。 两眉尖,一半儿微舒。 一半儿敛。 春醉。 海棠红晕润初妍,杨柳纤腰舞自偏,笑倚玉奴娇欲眠。 粉郎前,一半儿支吾。 一半儿软。 春绣。 绿窗时有唾茸粘,银甲频将彩线ㄎ,绣到凤凰心自嫌。 按春纤,一半儿端相。 一半儿掩。 春夜。 柳绵扑槛晚风轻,花影横窗淡月明,翠被麝兰薰梦醒。 最关情,一半儿温温。 一半儿冷。 春情。 自调花露染霜毫,一种春心无处托,欲写写残三四遭。 絮叨叨,一半儿连真。 一半儿草。
参考注释鹊语鹊噪,俗谓喜兆。 唐 窦巩 《早春松江野望》诗:“耕地人来早,营巢鹊语频。” 金 元好问 《得纬文兄书》诗:“鹊语喜復喜,山城谁与娱。” 清 李慈铭 《苏幕遮·题家书后》词:“卜金钱,裁尺素,鹊语灯花,总是无凭据。” 杨花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宋 陈偕 《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轻的杨花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