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韩维的《和子华兄方惜莺声之晚今忽闻之》 全文: 山鸟凡禽处处鸣,独怜清啭久无声。 起从岩谷春风晚,飞过林塘霁日明。 不为好音轻俗耳,自逢真赏动诗情。 少年乐事今抛尽,节物催人只自惊。
名句书法欣赏 山鸟凡禽处处鸣,独怜清啭久无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处处(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独怜(1).特别喜爱;特别哀怜。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鸝深树鸣。” 金 元好问 《赠答刘御史云卿》诗之一:“独怜夸毘子,一我无古今。共学君所贪,适道我岂任;相酧无别物,徒有好贤心。” 元 赵孟頫 《赵村道中》诗:“兴亡自有数,不敢问何如;独怜野菊花,立马为踌躇。” (2).只可惜。 清 方文 《寄寿严颢亭母夫人七十》诗之二:“独怜延颈处,不及介眉时。明岁来湖上,当筵补一巵。” 清啭清脆宛转地发声。多形容鸟鸣声或乐曲声。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驱四牡之低昂,响繁笳之清囀。”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协云簫而清囀,随蜺驾以遥旋。” 郭沫若 《行路难》中篇第二章:“主妇夫人很流丽地,很清脆地说着,真好像黄莺儿在花丛里清啭的一样。”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