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卞忠贞公墓下作》 全文: 松柏何萧萧,云是卞公墓。 背踞冶城颠,前临大桁路。 缅昔冰嘉时,流人竞南渡。 举国扇清言,作达相矜慕。 惟公执鄙吝,岩岩畏峰距。 一朝荒伧来,旌飞历阳树。 取节惭王公,种薤笑诸庾。 堂堂卞将军,授命青溪渡。 父子忠孝俱,大节光国步。 快意温平南,屦及雷池戌。 一战剪长鲸,钟簴仍如故。 握爪识忠贞,死绥表风素。 英爽载云旗,陟降神灵雨。 咫尺袁司徒,异代同金铸。
参考注释忠贞 忠诚坚贞 忠贞不渝 死绥(1).谓军队败退,;将领应当治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礼》著死绥,《传》称握节,捐生守位,取重人伦。” (2).效死沙场。 唐 杜牧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死绥却是古来有,驍将自惊今日无。”《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上有掣肘之讥,下无死绥之志。”《明史·王元翰传》:“平居冻馁,脱巾可虞,有事怨愤,死绥无望。塞北之患未可知也。” (3).指死于战事者。 唐 陈子昂 《为副大总管屯营大将军苏宏晖谢表》:“遂得齿剑餘魂,更参授鉞之任;死绥之魄,復同挟纊之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方振声 以县丞謚‘义烈’,俱照知府例卹,则皆出特恩。盖我圣朝崇奬死绥不遗微末如此也。” 风素风采素养。《晋书·卢循传》:“君虽体涉风素,而志存不轨。”《南史·褚彦回传》:“帝之在蕃,与 彦回 以风素相善,至是深相委仗,陈事皆见从。”《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文穆》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上遂召之( 王文穆 ),一见,钦其风素,其后信任颇专,致位上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