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登四面云山亭子用两韵回文体》 全文: 避暑山庄暑亦过,设恒无暑柰田何。 然而凉处暑可避,斯则山庄有独多。 避暑莫若此亭子,高处不胜寒是矣。 至却月馀未曾登,则虑恐劳仆从耳。 今朝立秋秋信多,光阴荏苒真无何。 常时望中给念者,是宜乘爽言经过。 不须命骑命舆耳,数息驾言亦是矣。 千岩万树在眼中,眼中吾老吟杜子。
参考注释避暑(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若此 如此;像这样子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 今》 亭子(1) 花园、公园或娱乐场所供游乐或休息的小建筑,有时为装饰性的 在亭子中野餐 (2) 凉亭,常建在花园或花园中的开敞的纳凉亭榭,常由柱子支承屋顶建造 高处(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