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张之翰的《金缕曲 送可与,即用其韵》 全文: 乐府宁无路。 彼区区、斜门枉迳,少人知处。 从得君词惊且讶,醉里坡仙曾遇。 是梦里、稼翁教汝。 玉尺金刀俱在手,把天机云锦裁成句。 才落纸,便传去。 笔头不用空豪怒。 也应须、梨花缟夜,海棠红雨。 一曲离歌悲壮处,不觉人间三鼓。 有幽壑、潜蛟起舞。 休道此情天不管,怕余音袅袅无人许。 风送入,渡江橹。
参考注释笔头(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 唐 杜牧 《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宋 杨万里 《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 (2).谓写作。 唐 陆馀庆 子《嘲父》诗:“ 陆餘庆 ,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宋 朱淑真 《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 (3).指书面。 王西彦 《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豪怒犹盛怒。 宋 文同 《大雨》诗:“崩腾百川倒,豪怒一雷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