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送潚丞剡川》 全文: 工部丞崑丘,我生丁巳年。 比吾既逾冠,再转丞金囦。 年龄过半百,奏子哦松轩。 亲见勤小物,如彼少壮然。 受输导行费,略不取一钱。 飞糠至眯目,犹恐劳弗宣。 汝方壮有室,行行贰剡川。 地近既便亲,俸外有圭田。 惟当念尔谊,奉职罔不虔。 邑无不当问,事亦不得专。 退无为避事,进勿至侵权。 庄生才不才,其间要求旃。 去年苦旱歉,谷熟殊颇偏。 未知催科时,何取何当蠲。 二十七乡民,户口富人烟。 去天曾不远,美恶易以传。 大宁九十余,父母俱华颠。 况子勤干蛊,岂不深爱怜。 食禄须尽瘁,毋叹我独贤。 不应频往来,恃有檄可沿。 时时寄安书,何殊在目前。 秋赋已复近,公余更加鞭。 金罍喜接境,一水通乡船。 他时傥少病,尚能催击鲜。
参考注释无为(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避事谓逃避职事。《宋书·蔡兴宗传》:“时 义恭 録尚书事,受遗辅政,阿衡幼主,而引身避事,政归近习。” 唐 李端 《长安书事寄卢纶》诗:“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 元 虞集 《陈文靖公谥议》:“此其视无能而求用,避事而取名,以傲忽欺罔一时者,为何如也?” 清 杨潮观 《偷桃捉住东方朔》:“偏你神仙,避世偷闲,避事偷懒。” 侵权 非法使用别家独用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