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吴儆的《寄题淳安陈令君读书林》 全文: 能吏事深刻,商利谨毫釐。 俗吏趋期会,簿书自羁縻。 寥寥弦歌声,千古空余思。 还淳山水邑,令君丘壑姿。 邑民本无事,君亦何所为。 治已物自治,化行风荐移。 君复何所欲,读书常不足。 拄腹五千卷,插架三万轴。 曾未出毫芒,万室已蒙福。 堂东松竹林,昔时閟荒榛。 堂中灯烛光,昔时照红裙。 今何声吾伊,萧萧风雨晨。 问君有社稷,亦复有人民。 奈何独自苦。 学道则爱人。
参考注释毫芒(1).毫毛的细尖。《韩非子·喻老》:“ 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离朱 覿毫芒於百步。” 唐 裴铏 《传奇·裴航》:“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可鉴毫芒。” 宋 司马光 《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天长不息兮,地大无疆;人寓其中兮,细於毫芒。” (2).比喻极细微。 汉 班固 《答宾戏》:“独攄意乎宇宙之外,鋭思於毫芒之内。”《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 宋 苏轼 《孙武论下》:“举百倍之势,而立毫芒之功。”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这才可以剖析毫芒地渐渐渐渐地认出‘自己’的真面目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