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祁顺的《山中即景同翠渠联句》 全文: 大山独立如玉琢,小山斗立如人搏。 泉冲洞窍窈以通,石缀云崖危不落。 野芳隐映东风浮,树林远近春云薄。 缥渺烟霞百鸟鸣,清泠水石群鱼跃。 行行三里与五里,处处浅酌复深酌。 笑将壶盖当轻杯,薄采溪毛充大嚼。 偶遗野雉割家鸡,巧啖芝麻施笋箨。 访奇直欲穷幽深,处世何须大束缚。 诗才稍缓嫌催促,酒思才酣耽戏谑。 天高地下此心闲,谁道夷方不为乐。
参考注释天高地下(1).比喻尊卑有别。《礼记·乐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 孔颖达 疏:“以天高地下不同,故人伦尊卑有异。” (2).比喻各种情势。《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回:“那 西门庆 吃了一夜酒的人,倒去头,那顾天高地下,鼾睡如雷。”《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杨化 在草坡上一交,放翻身子,不知一个天高地下,鼾声如雷。” 为乐奏乐。《论语·述而》:“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何晏 集解引 王肃 曰:“为,作也。” 皇侃 义疏:“为,犹奏也。” 作乐,取乐。《后汉书·灵帝纪》:“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含歌揽涕恆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智通》:“明晨何以为乐?” |